三重社區大學|走入碧華布街,探訪繁華歷史

三重

跨過三和路遙想當年,三合路上的五分車,推著時代往前走,祖輩們的汗跡血淚,在今時小旅行上的路程,我們淺說、我們漫談,鼻息中彷彿聞到了早年的茉莉花、梔子花,當然還有少不了的秀英花,那飄忽悠遠的花香味,走進溪尾遠遠的,彷彿又聽到了,五六零年代,轟隆隆的織布聲。溪尾孕育了碧華布市,在那紡織燦爛的年代,總歸一句『三重,三重埔,是一個值得你來探索的好地方』,充滿了無限的文化底蘊,當你來到三重埔,歡迎你跟三重社大的夥伴聯絡,讓我們有機會為你訴說三重過去的點點滴滴,以盡地主之誼,感謝。

來聽說明~行前準備!

淺說小旅行,從車路頭街透過彎彎延延不甚寬敞的轉折彎曲,穿過60年代開發的高速公路下的涵洞,在三兩個紅綠燈過後,一路淺說漫談當年車路頭街的車站、渡船頭及過往的旅人,接續著古早地名「下竹圍」,更早之前的年代它歸屬「十二堡」,現在屹立著「三重義天宮」,「碧華布街」稱起了台灣經濟多少的百分比,立於其中的「碧華寺」,開建於民前二年,是其庇佑著溪尾地區的繁華...今時回想開會溪尾地區,在「碧華公園」內有一特殊景象,寸土寸金的三重埔,居然有靈骨塔,再次冥想先民開拓三重埔的總總幽遠歲月的文化底蘊,其中有些先民的骨骸,骨架大於漢人,是否是當年生活在這水域平埔族武勞灣社的遺跡?

辦理時間 辦理形式
8/29(日) 下午14:00 - 17:30 影片、資料呈現





1 車路頭街意指在三重埔早期開發過程中,所留下之痕印,「車路頭」原意為早期過往蘆洲、五股,路地上等車的所在;往八里、社子島、關渡(何尚洲)之水陸要衝之候船渡頭。那時節淡水河河道系與今日已大不相同。現今只遺下「這車路頭街之名」資以憑想當年樣貌而不可得。

2 路面與店面落差75公分的嘉新理髮廳。路面與房子比一比,路面比房子高了75公分,在算公分換成尺,兩尺有餘。思想當年何等低啊!在進步建設聲中,淹沒了早先地勢之低的樣兒,肇成了今天看到的模樣

3 三重義天宮,細細探究值得細細玩味。首先說這五重琉璃瓦,唐式山門,非系一般宮廟輕易可見,其五簷盤龍式為其特色。又義天宮另一特色,三重之貓廟,「貓來富、狗來起大厝」,貓廟之由來,有人性悲憫心懷的一段動人故事,值得探索與紀錄之。

4 碧華寺,牽動台灣紡織、成衣與其週邊行業。興衰史的碧華布街,到底是因為碧華寺而盛相輔相成,互為共利之印記。 碧華寺,始建於民前二年,有豐富的過往文史,值得深深探查,有三重書法大家之墨寶。有民國時期政要之走過得印記匾額,更有彩繪大師的畫筆繪痕,總說一句值得一來。

5 碧華布街之地圖,其密密麻麻的細小文字,凸顯了過往風華伊等樣兒的光鮮亮麗。 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,繁華過盡,洗盡鉛華後的碧華布街。 田調、踏查,如似白頭宮女話當年一般,到底該說當年風光,還是要低吟今日微微的不堪回首。

6 碧華公園內的水流公 鬧市中公園裡,有一棟建築稱「靈骨塔」,在疫情中的中元祭,開拓溪尾地區,開發過程中,挖掘出許多先民骨骸。 凡走過碧留下痕跡,一代起一代落,世代流轉先民腳印痕跡淺,武朥灣社平埔先民,今安在,探訪溪尾耆老,話說傳奇!有空時請走訪走訪溪尾、碧華公園聽講故。




 三重社區大學

策畫團隊

繁華落盡,走過經濟起飛的50年代.60年代.70年代...一直到今天,三重埔有太多太多的過往記憶。三重人口密集且以勞動階層居多,相形之下文化活動、教育資源缺乏,而當地居民也多往外求學或進修。三重社區大學打破傳統分齡學程的限制,使學習管道及資源呈現多元化,期待藉由社區教育的注入,協助居民自我成長、面對社會的趨勢、提升技能,最終能夠關懷自身成長的土地,追求美好永續的生活。近年社大的面對許多挑戰,特別是這次的疫情,然面對大環境轉變,本校期待仍持續擴展社區參與與教育再造「在地文化銀行 城市文藝復興」。





共學來報告!

小旅行如何呈現新北社大地方學?

透過小旅行,三重社區大學自許,期望成為「三重在地文化銀行」,二十年的在地經營我們曾經推出,三重踩街藝文祭;尋找復育「秀英花」,迄今也十年有餘了,透過復刻秀英花/推廣括及國小有正義、光榮、三光、重陽、五華、碧華國中、格致高工、蘆洲圖書館,進而幼兒母語進入光榮國小附設幼兒園、五華國小附設幼兒園、(跨淡水河水系)大稻埕永樂國小附設幼兒園,也跟三重在地許多社團,例如:扶輪社、三重商工輔導室、途書館、逃逸線書室、蘆洲農會,跨領域合作。2022年三重社區大學更規劃了,一整年度香花推廣活動。

線上小旅行新發現

哇哩勒~馬路比屋子裡面高出70公分以上,從建築磁磚上看,有40年代的洗石子、50年代的小方塊粒小磁磚、60年代的四方磁磚,光磁磚一項,「磁磚」就會告訴我們他的故事。宮廟也是一個特色,「宮廟」知多少?顯然這塊面積不大的三重埔,來來去去多少外鄉人,「日久他鄉是故鄉」,移民的故事是在三重一個值得細細品味,可以做深度紀錄的新發現。讓我們朝著個目標來耕耘。這就是我們的新發現。

CONVERSATION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